我院陈建林教授就GPT浪潮下企业如何发展智能会计接受中国会计报采访

发布者:陈柳芸发布时间:2023-11-25浏览次数:49

  近日,我院陈建林教授接受《中国会计报》采访,就GPT浪潮下企业如何发展智能会计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GPT浪潮下企业如何发展智能会计

  近日,OpenAI接连推出GPT-4 Turbo、自定义GPT以及GPT商店,这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一轮突破,不仅大幅降低了使用高级AI技术的门槛,更为大众轻松创建自己的GPT打开了全新可能性,使得AI技术的普及程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AI的安全性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AI安全问题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我国的出海企业来说,作为AI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智能会计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正在引起广泛思考。


商业伦理的思考


  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深度学习的应用,AI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据隐私泄露、恶意攻击、算法歧视等问题在AI安全领域日益凸显。这引发了对于如何保护用户隐私、确保算法的公正性以及防范潜在滥用的广泛关切。


  而智能会计作为AI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之一,面临着一系列商业伦理问题。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广东财经大学智能财会管理学院院长陈建林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责任归属、伦理问题以及算法歧视等,都是企业在应用智能会计系统时可能涉及的商业伦理问题。


  具体来看,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是企业应用智能会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智能会计系统的应用,大量的会计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和传输,如果企业信息系统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网络安全系数不高,企业的财务信息可能会面临被黑客攻击或拦截的风险。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存在漏洞,企业的财务信息还可能面临泄露的风险。


  在陈建林看来,责任归属问题是商业伦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侵权主体行为人资格的认定上,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使得传统意义上需要承担责任的侵权行为人变成了各种“机器”,责任主体认定存在疑问。同时,在主体责任的分担问题上,智能技术的使用势必经过诸多环节,由不同主体经手,这就导致在发生侵权行为时,责任主体过多,难以对各主体分配责任。此外,存在无行为主体的情况,迄今为止对机器自主生成知识引起的法律认定问题尚无定论。


  伦理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尽管企业应用智能会计系统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效率和准确性,但如果过于依赖技术而忽视伦理观念和责任意识,可能会导致不道德的决策。例如,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忽视对消费者、员工和社会的影响。


  “算法歧视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商业伦理问题。”陈建林认为,如果智能会计系统的算法存在偏见或歧视,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决策结果。例如,如果系统的算法对某些群体存在歧视,可能会导致这些群体在贷款、保险、招聘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宏观来看,在智能会计的普及和应用方面,需要解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补充道。


可能面临的挑战


  “智能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会计领域。”郭涛表示,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逐渐被自动化取代。


  在他看来,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对各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财务领域中智能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我国,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促使了智能会计的兴起。对于出海企业来说,除了面临商业伦理问题,在智能会计的应用过程中可能还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郭涛认为,企业智能会计的算法和模型需要持续优化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这对出海企业的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拥有更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培训帮助出海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迭代升级知识和技能变得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确保他们适应智能会计的发展进程。


  郭涛强调,培养和教育智能会计人才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将不再适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市场。学生除了精通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尤其是如何将AI工具应用于自己的专业、协助解决专业问题。


  “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海量数据信息的分析和价值挖掘变为可能。因此,人才市场上对于既懂数智技术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陈建林补充道。


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出海企业来说,如何在追求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应对好上述挑战变得至关重要。这些挑战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创新和规范,也需要行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为了应对挑战,陈建林认为,企业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其次,应明确责任归属问题,加强监管和问责机制。再其次,企业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伦理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最后,企业应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伦理问题,以及确保算法公正无歧视。


  在他看来,未来,智能会计的发展将主要向人机协同、业财融合、自主赋能三个方向发展。这些趋势也将深刻影响出海企业在智能会计领域的应用。


  在人机协同方面,陈建林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完成繁琐业务活动上具备独特优势,然而财务人员在深度理解业务环境、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及具备更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等方面仍然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会计人员与智能系统的紧密协作将为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财务服务,推动会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在业财融合方面,智能会计的目标不仅是在财务核算领域实现自动化,更是将财务深度融入业务前端的管理活动中,以为业务部门提供更为有效的经营决策支持。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高效、自动化、无差错地将业务数据信息转换为财务信息,而这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财务规划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度。


  从自主赋能的角度,陈建林表示,未来智能会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核算职能,而是向管理、运营、决策等更高层次的职能转型。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智能会计系统将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包括财务决策、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决策等。同时,智能会计还会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对企业风险进行监测和分析,将帮助企业及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此外,郭涛指出,政府应加强对智能会计的监管和规范,确保企业对其应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来源:《中国会计报》